新东方健康网

扫码送湿巾广告带病毒 男子被骗4000元

www.xdflx.com  更新时间:  2018-05-11 12:11:2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4月1日起实施,这一规范主要针对支付风险控制措施较少、安全性较低的静态条码,明确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二维码扫描技术为公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俗称“扫一扫”的二维码支付,有哪些风险点?

  存安全隐患——

  常见李鬼二维码

  稍一疏忽易上当

  二维码扫一扫看起来便利,可稍一疏忽就会出麻烦。尤其是,二维码也可能成为一些人非法敛财的渠道。曾腾是广东省江门市一名大学生,他曾在宿舍楼下用手机扫了一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扫描后手机自动跳转到一个支付页面,要求支付299元押金。

  “对方是个支付账户,当时有点着急,没有细看就选择了确认支付。”曾腾说,可支付后他并没能打开车锁,单车软件也未显示押金支付成功。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被骗了,再仔细观察刚才扫描的那张二维码,发现是一张贴纸,覆盖了车体本身携带的二维码。

  “二维码技术最初是一种识别访问技术,并不是专门用于电子商务,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缺乏一种能够评估和鉴别二维码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机制。”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李建华说,对消费者而言,正确鉴别和验证二维码的可靠性难度大,每一张二维码图像看似普通,实则包含了复杂的信息,用户辨认起来很不方便。

  识别难度大——

  制作准入门槛低

  易携带恶意代码

  看似一个简单的二维码,普通公众却难以辨认,二维码支付为何会存在安全隐患?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有关负责人说,二维码支付流程分为支付指令的生成和处理两个阶段。指令处理阶段与传统的银行卡、普通互联网支付的流程相同。二维码支付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指令生成阶段的二维码生成和识别环节。

  “技术问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二维码安全中心副主任沈维说,“二维码的码制有国家标准,目前我们使用的QR码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的国家标准。技术上虽然已经有了国家标准,但二维码在应用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公开的二维码无人监管,且支付前的二维码管理缺失,而监管缺位的原因在于缺少技术手段。”

主编推荐
热点排行
其他频道精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声明:如有来函说明本网站提供内容系本人或法人版权所有,有权先行撤除,以保护版权拥有者的权益
呼吁:拒绝不正当性行为,关爱自身健康,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
xdflx.CoM. 2009-201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东方健康网 (WWW.xdflx.CoM)